在正式參觀莫內畫展之前,老師們希望孩子可以對莫內所畫的植物有所認識,而這個認識可以走出房間、跳出書本,真實地感受這些植物的存在。

 

適逢冷氣團來襲,這陣子冷到直打哆嗦,還不時飄雨。原本Vicki老師和卜卜老師決定,如果下雨就去看展、晴天就去植物園晃晃。

剛好就在我們要出發的路上,太陽公公非常賞臉地大笑特笑,於是大夥就在公車上立馬決定:去植物園!

反正莫內展的展覽地點—歷史博物館,和植物園就在同一地點嘛(笑)

 

要進入植物園,必須借道歷史博物館,於是一下車,我們就悠哉地去看看莫內展的外觀,卜卜老師還很ㄍㄟ ㄠˊ 地教大家用法文腔調唸出莫內的名字:Monet。

莫內經典印象 歷史博物館layout.jpg  

孩子在路上看到超大片葉片,像極了獨木舟,還忍不住撿起來想要帶回基地當玩具(卜卜老師愛亂撿東西的習慣是不是不小心傳染給孩子了啊...?)  

080-IMG_9583.JPG

 

歷史博物館外掛著三大幅莫內畫作的輸出大圖,都是他最愛的鳶尾花,也是此次展出品之一。

007-IMG_9451.JPG
 
 
主辦單位很用心,還在展館外的水池旁,建了一個迷你花園,仿造莫內宅內花園的場景,甚至還有小型日本拱橋喔。
Vicki老師在帶領孩子去領略莫內小花園的意境。
 
003-IMG_9447.JPG 004-IMG_9448.JPG
 
 
莫內最愛的紫色鳶尾花也在池邊綻放著。

006-IMG_9450.JPG  

 

這天我們非常幸運,抵達植物園時,恰巧遇到每日定時導覽,由對植物有深入瞭解的專業人士帶著我們走訪園區。

由歷史博物館旁側的小徑繞行,映入眼簾的是一大片荷花池。

011-IMG_9455.JPG

 

今天的導覽員,是一位知識淵博的親切奶奶,她是國語實小的退休老師,懂很多東西。

婆婆首先向大家介紹植物園成立的歷史,原來是在日據時代就建立的,可是座百年古蹟呢。

013-IMG_9457.JPG

接著,奶奶又介紹了園區內與此次莫內展相關的植物:鳶尾花、睡蓮,還介紹了蓮花和荷花的不同。

026-IMG_9471.JPG

014-IMG_9458.JPG

 

當然,偌大的植物園裡頭不會只有這兩樣植物,奶奶又介紹了在荷花池畔的其它植物。

018-IMG_9462.JPG

瞧,嫻嫻看花看得津津有味,非常認真地觸摸著花朵和葉片,像是在摸初生的小寶寶一樣,極其輕柔。

019-IMG_9463.JPG

男孩們則是對池中的鴨子很有興趣,經奶奶講解,才知道這種紅喙黑身的鳥類不是鴨子,而是「紅面水雞」,牠跟鴨子的關係可不好呢,常常被鴨子追著跑...

024-IMG_9469.JPG  

這是紅面水雞(或稱紅冠水雞)。

028-IMG_9473.JPG

這兩位才是鴨子喔,而且是荷花池內的夫妻檔,超級團結,去到哪都出雙入對。

093-IMG_9597.JPG

 

爾後,導覽奶奶又帶著我們把植物園的每一區仔細地逛完,介紹了各式各樣的花草樹木。

034-IMG_9479.JPG

 

042-IMG_9487.JPG  

049-IMG_9494.JPG

085-IMG_9589.JPG

 

053-IMG_9498.JPG

 

044-IMG_9489.JPG

 

植物園的分類非常有意思,除了平常我們知悉的樹、花、草本植物外,還有「文學植物區」(意即在中國文學中常常出現的植物,搭配詩詞服用)、「食用植物區」(例如稻米、穀類、豆類),讓遊客能從不同角度去認識植物,也更有人文生活素養呢。

066-IMG_9512.JPG 

076-IMG_9522.JPG

077-IMG_9523.JPG  

有了這次的導覽,相信孩子對即將參觀的莫內展,已經有大抵的印象,就期待緊接而來的實地走訪吧。

 

出遊小故事:

這次出門前,男孩們紛紛表示不想背包包,因為覺得麻煩。可是要帶水壺、筆記本、悠游卡,有時還要把外套脫下來,總不能全部拿在手上,也太不方便行動了吧?於是宥勳就從廚房抽屜中,挖出了聖瑪莉麵包店的塑膠袋,把自己的東西通通丟進去(謎之聲:這樣還是要手提東西啊...雙肩背包不是更方便嗎...),其它男孩群起效之,也爭相去廚房把聖瑪莉挖出來(謎之聲二:家裡為什麼會有那麼多聖瑪莉啊...),把東西裝進去,就連已經帶了外出小包包的人也不例外喔。只有嫻嫻,唯一的女孩,老神在在地看著男生把自己的東西挪來挪去。最後就形成了所有男生都提著聖瑪莉的可愛場景(聖瑪莉啊,要不要付給我們廣告費啊?)

 

以下有圖為證:

057-IMG_9503.JPG

 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(我是故事分隔線)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 

終於來到正式看展的這一天,在此之前,Vicki老師和卜卜老師又威脅又利誘孩子們,進到展覽館一定要保持安靜、尊重其他參觀者,有問題要小小聲地問。

本來想要借用語音導覽,但主辦單位規定,必須一證一機,我們就放棄了(是說孩子們大概也會覺得語音導覽講得很無聊吧...)

 

088-IMG_9592.JPG

 

展場內不能攝影,所以僅能以文字分享這次觀展經驗。

 

在看展之前,Vicki老師先講了莫內與他太太的故事,還要孩子找出莫內的妻子畫,而卜卜老師則是要大家找找看,印在票券上的那幅畫在哪裡。有了闖關題目,孩子精神奕奕地直衝展場。

 

一進展場,導覽人員剛好做團體導覽,入口處水泄不通,沒多久,只見Vicki老師帶著宥勳、冠希希、宸宸、嫻嫻和軒軒衝往各處,卜卜老師和田田則躲在角落慢慢看畫(所以...究竟其他五個孩子看到了什麼,撰文的卜卜老師實在無法書寫太多...)。

 

這次展品多集中在莫內晚年在自宅花園內的畫作,以及他早期為法國報紙製作的諷刺畫,橫跨的時間幅員廣大。

很有意思的是,展出了三樣莫內的「物件」,分別是他的煙斗、畫盤以及矯正眼鏡。晚年罹患白內障的莫內,眼睛所接受到的光線偏紅,為了改善此一問題,讓自己看到的顏色更貼近真實,他戴上了校色眼鏡,鏡片是綠色的。

 

此次來臺展出的畫作不多,但都頗為精華,像是莫內最著名的鳶尾花系列(以下皆為網路圖片):

iris-1914-17-a.jpg

 

還有睡蓮系列:

129137303.jpg

Water-Lilies 1914.jpg

 

monets-tribute-12.jpg

 

田田跟著卜卜老師,站在每一幅畫前面仔細地看。我問他,在畫中看到了什麼,他的回答不只是畫中物體的形狀和顏色,還會思考莫內為什麼會這樣畫。

田田說,莫內畫的水有紅色、藍色、綠色、黑色,因為水很深的地方顏色很暗,旁邊的樹、水上的花的反光,都會讓水有不一樣的顏色。

接著我們會小小聲地在畫前面討論,葉子或是花,是不是也有可能會這樣,所以即使是紫色的花,也會有深紫、淺紫、還會有白色的「斑點」在上頭。

於是我跟田田解釋「印象派」的意思,就是畫家用自己的角度去看風景,再藉由畫畫的方式,把心中留下的風景畫下來,這些畫不一定要像照片那樣,跟真實的景色一模一樣,而是把你心目中的印象呈現出來,所以一種東西不會只有一種顏色。

 

這次唯一一幅莫內描繪倫敦大霧的畫作:London Fog(其實是系列作品,此次僅來一幅),則讓我們討論到光影變化:

Claude_Monet_-_The_Houses_of_Parliament,_Sunset.jpg

 

田田和我討論著,畫畫的時間是不是會影響「印象」。比方說,在夕陽底下,看到的東西會是橘橘的,而且有點偏紅,就像這幅畫中,水會有橘黃色的點點。

我問田田,水裡頭那藍藍灰灰的是什麼,聰穎的他說是「倒影」,我又解釋了建築物或是人在背對光線的情況底下,會看起來黑黑的,這叫做「剪影」。

 

然後,我們試著從不同的角度看畫,看看是不是會看到不同的東西,於是我們就在畫前面站起來、蹲下、左晃晃、右晃晃,像是小蟲子一樣(後面的觀眾不好意思啊,看在田田認真又可愛的份上,就讓我們動來動趣吧。)

 

田田說,畫有突突的地方,站著看和蹲下看都不一樣。

這就是油畫的神奇之處囉,因為是立體的,觀看角度會影響視覺感,也因為受光面不同,產生相異的陰影,所以非常耐看、值得玩味。

 

 

緊接著是日本橋系列。

其實莫內的畫作都是系列作品,同一個風景,他會畫上數十次,因為每一次的觀看經驗都不一樣。

這次來臺展出的日本橋系列有四幅,看得出莫內在視力上和精神上的轉變,同時可以窺得他心靈風景的轉變。在他歷經白內障手術之後,有短暫的視力好轉,又隨即惡化。當他視力一落千丈時,他畫作的力道和筆觸也隨之狂暴、用色大膽。

以下幾幅就是莫內視力受損的作品,偏紅的色調顯示他深受白內障之擾,分辨不出顏料的顏色:

 

l-The-Water-Lily-Pond.jpg monet-water-lily-pond-water-irises.jpg

 

我猶記得自己在巴黎橘園美術館,看見莫內巨幅睡蓮畫時的震撼,那樣使人平靜的深刻畫作,與此次看到日本橋系列的躁動相比,實在令人倍感痛苦—莫內要承受如何的悲愴,接受自己眼中的世界已與真實脫軌,尤其是對畫家來說,竟然無法分辨顏料、無法畫出他內心最真實的景色,就有如貝多芬失去聽覺一樣苦痛。

 

接下來我們就站在介紹莫內生平的展板前,閱讀了起來。

認字很多的田田,飛快地把頭尾看完了,莫內生於1840年,1926年因肺癌去世,享壽86歲。他晚年飽受白內障之苦,直至1923年方在友人勸導下,進行右眼手術,此後至離世前,兩眼色差(右眼正常、左眼偏紅)一直困擾著他。

 

就在田田和我悠游於莫內花園時,Vicki老師領著其他孩子衝來說,他們找到謎底了,準備出去植物園玩囉(手腳真快!)。

過一會兒,總算把每幅畫都仔細欣賞完的我們,晃到了植物園,也跟著玩鬧起來。 

100-IMG_9604.JPG

095-IMG_9599.JPG

 

還遇到一位八十多歲的老爺爺,是北一女中退休老師,跟我們聊起了他跟著國民政府來臺的故事。

在古色古香的植物園,聽著從來都只有在歷史課本上看見的真實故事,好奇妙。冠希還一直問老師,為什麼中國要內戰、自己人打自己人?嗯,好有哲思的關鍵問題,我想...我們可以去問問那些軍閥、統領,到底為什麼要攻打同胞,只為了爭權奪利呢?(冠希是小小哲學家,總是直擊核心)

096-IMG_9600.JPG  

 

在回程路上,莫名地兵分兩隊,Vicki老師和卜卜老師分別考起小朋友問題,看看他們究竟有沒有認真參觀莫內展。

問題可不容易呢,閱讀至此,也請讀者回想文章內容,試著答答看這些題目吧:

「請問這次展出的莫內物件有哪三樣?」(校色眼鏡、煙斗、畫盤)

「請問莫內最喜歡、而且長在水池裡的花是?」(睡蓮)

「請問入場券上印的花是什麼花?」(鳶尾花)

「請問這次莫內畫的鳶尾花有哪幾種顏色?」(紫色、白色、黃色)

「請問莫內得的眼睛的病是什麼?」(白內障)

「請問莫內動手術的眼睛是哪一隻?」(右眼)

「請問莫內哪年出生、哪年去世?」(1840年出生、1926年去世。)

「請問莫內幾歲?」(86歲!)(這題減法很難噢)

「請問莫內諷刺畫當中,有一幅是一半身體一半動物,是什麼動物?」(豬)

「請問這次展出的畫中,有幾幅是畫日本橋?」(四幅)

 

哇塞,孩子們不簡單,安靜飛奔於展場之間,還是有在認真看畫喔,竟然幾乎通通答對!看來這次莫內展,真的在他們心中有留下「印象」呢。

不相信的話,歡迎爸爸媽媽們讀完文章之後,來去考考你們家小寶貝喔 :)

  

arrow
arrow

    雅德賽思松山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