欣賞完紀錄片《十二夜》的當週外出活動,就是參訪位於內湖潭美街的台北市動物之家。

 

在《十二夜》看見的動物收容所,衛生條件非常惡劣,遍地是血污、排泄物,老師們在參訪行前特別要孩子於當日穿上不怕髒的衣褲和鞋子,還帶了一大堆準備當作鞋套的塑膠袋,以免孩子在地板上真的踩到黃金。

 

殊不知,當日抵達臺北動物之家時,看到的是乾淨、整潔且新穎的場所,不僅入口處看起來十分寬敞舒適,就連動物居住的區域都乾淨得不得了。但保險起見,還是讓抵抗力時好時壞的孩子們先以酒精洗手,再戴上口罩,才進行參訪。

 

首先,我們先在入口處附近的貓咪區逗留。

這裡的貓咪為數不多,空間也不大,僅有四五個籠子,裡頭各有一隻貓咪,有些看起來十分正常,有些則是有著明顯傷口。

下圖這隻背對著我們的貓咪,就是一隻三腳貓,缺了左邊的後腳,走起路來一跛一跛的,但是神情卻非常優雅,不大理人。

04-IMG_9025.jpg

 

孩子們對貓咪的興趣很高,忍不住靠在玻璃上看啊看的。因為在宥勳家附近常常看見一隻滿身病痛、傷口的老貓咪,每次看到牠,孩子都要求老師要停下來,讓他們跟老貓玩一玩,絲毫不會因為貓咪的外型而退縮。

01-IMG_9021.jpg

03-IMG_9024.jpg  

06-IMG_9027.jpg

 

接著我們移動到狗狗收容區。

也許是因為接獲貓咪的通報數量案件較少,或許也是因為貓咪捕捉相對較不容易,相較起貓咪的居所,狗狗區明顯大非常多。

08-IMG_9029.jpg

 

狗狗區的頭一塊區域是幼犬區,聽見此起彼落狗叫聲、才看過《十二夜》的孩子們就變得格外興奮,尤其幼犬的長相體型都十分討喜,孩子看得不亦樂乎。

09-IMG_9030.jpg

15-IMG_9036.jpg

11-IMG_9032.jpg  

 

幼犬區的每個籠子都關著約莫四至五隻的小狗,多半是同種,或是同類型的幼犬,表情都非常無辜、可愛,彷彿在說「請帶我回家」,難怪在影片《十二夜》中提到,幼犬領養率總是比成犬還要高,大家都想帶長相討喜的狗兒回家。

 

法令使然,臺北動物之家在每隻狗進入收容所之前,都要將其資料建檔,包括牠的年紀、體重、花色、性別、疾病與否,還有捕捉到的管制區域、入所緣由及時間,都寫得非常詳盡。

以下就是每隻狗狗的資料卡:

12-IMG_9033.jpg

 

凡宸在資料卡前仔細端詳。

31-IMG_9052.jpg

不同於我們在《十二夜》裡頭看見的狀況,即每隻動物收容超過十二日、至多十八日,就要被處以安樂死,仔細一看,臺北動物之家的狗兒,有的竟然已經待在此處長達半年,孩子們都很困惑,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?爾後問了志工姊姊才知道,原來在未達容納上限前,只要還有錢、有空間可以飼養,台北市動物之家的動物都可以一直住到被收養為止。

 

此外,不需要以日期作為收養期限,讓動物能安心住在此處,台北市動物之家甚至還有餘裕能為動物們提供醫療資源,追蹤每隻動物的健康狀況,針對其疾病對症下藥,相較起《十二夜》採景的彰化縣員林鎮動物收容所的收養環境,台北市擁有的資源實在是相當豐富,能被收養在這裡的動物們也幸運很多。

35-IMG_9056.jpg  

 

看看牠們的居住環境,寬敞、乾淨,還有志工會定期帶牠們出去散步,真的十分幸福。

13-IMG_9034.jpg

16-IMG_9037.jpg

 

以狗區為例,每個單位的居住空間約莫是180cm*180cm,容納的成犬是一至四隻不等,根據志工解說,會依照狗狗們的性格、健康狀況做區分,把性情相近,或是有相似病症的狗兒放在同一區,方便照顧。像是有隻大黑狗獨自一間,原來是因為牠性格暴烈,會咬傷其他狗,才被隔離開來。但大多數的狗狗,看起來都相當活潑且不怕生,一看見小孩接近,牠們就興奮得跳上跳下。

18-IMG_9039.jpg

19-IMG_9040.jpg

台北市動物之家的資源真的很豐沛,每隻狗狗外出都有專屬的狗鏈,外縣市的動物收容所連讓狗兒放風的機會都沒有呢...。

 

25-IMG_9046.jpg

 

用餐時間到了,狗狗們在籠子裡期待地望外探頭。

 36-IMG_9057.jpg 

37-IMG_9058.jpg 

孩子們就在一間又一間的狗狗房間來回遊走,看著他們各自喜歡的狗狗,駐留在壓克力門板前看啊看。

 

26-IMG_9047.jpg

28-IMG_9049.jpg

29-IMG_9050.jpg

 

今天正巧碰到有志工拍攝公益照片,要為動物之家募集毛巾,好讓貓貓狗狗們有個溫暖的冬天。志工姊姊牽來一隻性情溫馴的狗狗,將毛毯鋪蓋在地板,引誘狗狗做出楚楚可憐的表情,希望能吸引網路上的善心人士,將家中不需要的毛巾寄來動物之家。

孩子們都紛紛圍繞在拍攝房間外。

30-IMG_9051.jpg  

32-IMG_9053.jpg

 

孩子們聽到志工姊姊喊著這隻拍廣告的狗狗「白皮」,也跟著「白皮、白皮」地叫著,一副很喜歡的樣子,志工姊姊就問孩子,想不想跟白皮一起玩。想當然爾,孩子不會錯過這種好機會,連忙說好。於是我們就跟著志工姊姊移動到動物之家建築入口處附近的互動室。

 

首先,志工姊姊先向孩子們介紹,要如何和狗狗打招呼。

大多數的孩子想要接近狗狗時,都會開心地衝到牠面前,其實這樣會讓狗狗產生警戒心和敵意,不但不會跟人做朋友,還會狂吠、甚至咬人呢。

所以志工姊姊跟孩子說,首先要先蹲低,跟狗狗的視線在同一個水平面上,再慢慢、慢慢地靠近狗狗,把手伸出去,給狗狗聞一聞,讓牠熟悉這個味道,如果牠喜歡你,就會再嗅嗅你的手,手可以放在狗狗面前輕輕揮一揮,假如狗狗的反應是溫和友善的,就表示牠已經接受你的靠近囉。特別要注意的是,狗狗不喜歡跟人類視線相對,那會讓牠們不自在,所以不要一直盯著狗狗的眼睛看喔。

41-IMG_9062.jpg

39-IMG_9060.jpg

 

孩子們按照志工姊姊說的方法,把身體蹲得低低的,甚至趴在地上,再以匍匐前進的方式,慢慢靠近這隻白皮,可是啊,白皮是隻非常害羞、膽怯的狗,儘管孩子們已經盡其所能放慢速度去接近牠,牠還是把尾巴夾在兩腿之間,抖個不停,怕得要命的樣子。

有孩子覺得很沮喪,怎麼白皮和我們先前在凌雲山莊遇到的活潑狗狗不一樣,都不會親近人,好像很難玩得起來的樣子,志工姊姊向大家解釋,每隻狗狗的個性都不一樣,就跟每個人都有不同性格,有的狗狗活潑、有的狗狗文靜,壞嘴巴的老師連忙附和,這隻稱白皮的個性跟宥勳很像,很怕生,所以我們要慢~慢~來。

 

這是個訓練孩子耐心與安靜的好時候,孩子們趴在地上好一陣子,靜靜望著白皮,等待白皮卸下心防。

在孩子們的安靜與志工姊姊的鼓勵下,白皮好不容易不那麼抖了,總算願意稍微移動牠的尊臀,來到孩子面前繞兩圈,孩子都非常高興得想要摸摸牠。

82-IMG_9110.jpg

 

 

可能是因為孩子的興奮之情難掩,不免又騷動了起來,白皮繞了一圈,又退到角落去(因為卜卜老師也躲在牆壁邊邊,所以一起入鏡了)。

 

80-IMG_9105.jpg81-IMG_9109.jpg

 

志工姊姊有點擔心性格文靜怕生的白皮,會讓孩子們「玩得不夠盡興」,提議要換另外一隻狗狗來體驗室。不一會兒,她就牽著另外一隻老皮(化名,因為老師忘記牠名字了!!)出來。

志工姊姊說,老皮是隻老狗,住在前任主人家很久很久,因為前任主人重病,才送來動物之家。大概是因為當了很久的家狗,又飽受照顧,老皮非常親近人,沒幾下就甩著口水跟孩子玩了起來。

43-IMG_9064.jpg

 

孩子從志工姊姊手上接過牛肉乾點心,分別餵食老皮,讓這條嘴巴有點臭臭的老狗狗樂得口水直流,就連平常在路上看到狗狗都有點怕怕的逸軒,也勇敢得餵老皮兩條牛肉乾。但是可愛的宥勳啊,還是沒有突破心理障礙,始終躲在人群後頭,遠遠觀望著狗狗。

而嫻嫻和凡宸則是拿出記事本,畫起了今天看到的狗狗。

83-IMG_9111.jpg    

 

在我們與狗狗互動期間,也就是短短兩個多小時裡頭,就透過體驗室的玻璃門窗看到有一隻狗狗、一隻貓咪被領養走,令人不禁驚呼,這裡的領養率真高!也許是因為居住環境良好,動物的健康狀況都在掌控之內、有跡可循,看起來都乾淨可愛,讓想要領養的飼主能清楚自己寵物的身體狀況,也較能知道如何照顧好牠們,心安了,也就提高領養意願了。

 

志工姊姊說,近來的領養率確實有提高,全都拜紀錄片《十二夜》之賜,看來,片中推廣的「領養、不棄養」的觀念,確實有隨著影片的普及播映而散佈出去。

也會有些不明所以的民眾會打電話來動物之家,抗議動物收容所的「十二夜」法條不合理,確實在一些資源相對匱乏的縣市鄉鎮,必須採取十二天為限的收養政策,以「消化」過度飽和的收容空間,每個地方的資源不同,實在很難立即論斷對錯。

 

熱心的志工姊姊私底下告訴老師們,若是去三重、南港的動物收容所,會在那裡看見跟《十二夜》不相上下的收容環境,但也許對孩子來說會有些殘忍,畢竟真正看到狗狗們被關在狹窄的牢籠裡悲鳴,任哪個大人都不忍心吧...。

 

無論如何,眼見為憑,親自走訪一趟台北市動物之家,讓孩子有機會能和狗狗實際互動,也許在他們的心底,會留下深刻的印象—「每個生命都是值得尊重的個體」,即便此生沒有機會飼養寵物,都還是記得動物與人類之間能夠擁有的親密與親近,在未來遇見任何一種生物時,都曉得尊重的必要性,這樣也就夠了。

 

最後,不免俗地,來一張成功大合照,慶祝這天的走訪成功!(感謝Vicki老師擔任攝影師)

79-IMG_9104.jpg

 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
    雅德賽思松山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