雅德賽思的老師們常常好康相報,這次揪團包場看流浪動物紀錄片《十二夜》,讓孩子有機會理解生命,松山隊也不例外地參加。

 

但若要馬兒跑,一定要給馬兒吃草,有別於卡通/動畫的易懂與高娛樂性,紀錄片形式的影像本來就不容易觀看,需要觀眾集中精神觀賞,以專注力以及高度理解力去涉入。

老師希望孩子在進電影院前,能先理解這部片在說什麼、討論什麼議題,以免一頭霧水又一無所獲,所以先帶領孩子看過《十二夜》預告片,並帶著他們討論關於動物的處理方式。

 

 

首先放了《十二夜》前導片緣起篇,聽導演、製作人和攝影師談談紀錄片拍攝的初衷、過程,以及他們各自的心境與經驗。

孩子似乎都有點不能理解影片中的幾個名詞,比方「收容所」、「安樂死」、「檢疫」,也不理解為什麼狗狗要被殺掉。在解釋「安樂死」這個名詞時,其實非常矛盾,安樂死的英文是euthanasia,意思是「好的死亡」或是「無痛的死亡」,當時老師向孩子解釋的的說法是「注射毒針讓狗狗在不知覺中死掉」,但事後想想,也許應該把它解釋得更安詳一點,像是「讓狗狗能在放鬆的情況下,不會痛,安靜地死掉」,儘管台灣動物收容所執行安樂死的方式根本不是如此。

 

接著又放了一些全台各地動物收容所的照片給孩子看,在看照片之前,我請孩子特別注意動物們的表情和眼神。

3452606632_1d2393dc29.jpg

3452608002_8b0b3d2cf6.jpg

FSC0501-3.jpg

PB210919.JPG  

0.jpg

 

不曉得是不是投射作用,看在老師眼裡,每隻狗狗的神情都透露著哀傷、懇求。問孩子在照片裡看到了什麼,得到的答案也是「好像很難過」、「牠們想出去」,這些年幼而敏感的心靈,很早就能感受到其他生命的情感。

 

接著老師又再放了另外一支TVBS節目—發現新台灣—的特輯「搶救朋友的機長」給孩子看。這位機長先生長年投入搶救流浪動物的行動,只要一放假、一下機,就直衝自己收養的流浪動物處所照顧他的毛朋友們,投入大量金錢與時間,多年來已經與其他狗友陸續拯救了三十多隻流浪狗,然而在搶救過程中,也會遇到惡人毒狗、虐狗的氣憤事件,或是狗兒不敵病痛而離世的悲傷回憶,但機長先生仍不退縮、不放棄,持續把愛落實。

 

此外,老師同場加映了由行人實驗室出版的《被遺忘的動物們》,這本書是在日本海嘯沖毀福島核電廠、緊急疏散居民後,一位攝影師深入災區,用鏡頭紀錄下那些被人類遺留在災難現場的動物們。乍看之下,雖然和流浪動物沒有直接關連,但其實都是在談同一個大主題,社會上有關動物的議題很多,紀錄片《十二夜》中也主推著「領養、不棄養」的概念,就是希望能讓人類重視其他生命體,老師希望透過觀看不同動物的樣貌,讓孩子能理解,動物與我們人類的生命一樣值得尊重與珍重。

 

760x699-fit.jpg

swfupload50d1358d54f2a.jpg

1378877090-1621743761.jpg    

96c9a429.jpg

 
看到這些影像,孩子們確實充滿了各式各樣的疑問,像是「為什麼牛會倒下來、卡在水溝裡?」、「牠們的主人呢?」、「福島在哪裡?」、「核電爆炸會怎樣?」的種種問題,雖然爾後的討論延伸到了核電、民生用電、原子彈,甚至聊到科學小飛俠(相當偏題...呵呵),但能引發孩子的諸多疑問與思考,十分珍貴。
 
 
做好了各類心理準備後,當週三(12/18)我們就前往西門町豪華戲院in98去看電影。
 
49-IMG_9003.JPG
 
由於是雅德賽思包場,各團都來了,當然也遇到前週與我們一起打躲避球的秀朗隊。哎呀,松山隊的孩子可害羞得咧,都不跟人家打招呼......
51-IMG_9005.JPG
53-IMG_9007.JPG
54-IMG_9008.JPG
 
電影院售票口附近有一個蓋章處,熱愛蒐集印章的凡宸和嫻嫻,拿出自己的小本子蓋章,其它男孩則是晃來晃去...。
 
55-IMG_9009.JPG
56-IMG_9010.JPG  

 

影片很動人,從動物們進入收容所的第一夜,被清潔隊捕捉、檢驗晶片、分類關進籠子開始說起,講著十二夜的漫長等待。

片中昭示著收容所裡遍地排泄物與血液的惡劣環境,導致病菌四處播散,原本能在街頭活上數年的狗兒,一進收容所就染病,也沒有醫療資源能夠救助,只能靜靜等候死亡降臨。同時訴說著犬類親子被迫分離的苦楚無奈、同籠同伴的互相依靠,期盼被收養的迫切眼神,許多畫面令人鼻酸。

 

然而片子長達100分鐘,對孩子來說是有點久了。正當所有老師/家長哭成一團、泣不成聲、蹭鼻涕聲四起時,不分學社、無論年齡,孩子們紛紛扭動身軀,略顯不耐。不是跑下椅子動來動去,就是開始跟旁邊的孩子聊起天來,宥勳甚至玩起了口香糖....。

 

不過安樂死的畫面倒是讓所有孩子都安靜下來。

受限於經費與醫療資源,只巡視、不治病的駐所獸醫師,會在已經待了超過十二夜的狗兒登記單上,打上一個三角形,代表必須執行安樂死,大限之期到了,即將被執行死刑的狗兒,嗅到了死亡的氣味,知道被帶出籠子意味著惡兆,都拼命反抗、搏擊,卻都不敵人類為牠們施打的鎮定劑,很快陷入昏沈狀態的狗兒被安置在同一籠中,再在一劑強藥(通常是氯化鉀或巴比妥酸鹽)之後,離開世界。死亡的犬隻會被裝進黑色垃圾袋中,像是物件一樣被處理掉,多半是焚燒。

 

孩子們雖然年幼,卻也隱約知道死亡為何,那片刻中,似乎有什麼在他們心中泛起漣漪了吧。

 

而當週五即將參訪臺北動物之家,老師很好奇,當孩子們走進那真實存在著流浪動物的場域,會發生什麼事晴呢?

 

 

(未完待續)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十二夜 動物之家 收容所
    全站熱搜

    雅德賽思松山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