蒙德里安(Piet Mondrian,1872-1944),生於荷蘭,是現代風格畫派(De Stijl)的核心人物之一,他主張以幾何形體構成「形式之美」。受到立體畫派的影響,蒙德里安強調自己的「新造型主義」,作品當中多以垂直線和水平線、長方形和正方形的格子組成,分割了鮮明的原色,對後代的建築、設計等影響很大

以前卜卜老師在讀西洋美術史時,就對蒙德里安的畫作特別有感覺,很喜歡他以幾何的抽象方式表達生活和空間,也想要和孩子們分享這個現代最有名的畫家之一。

但光是聽老師介紹畫家,豈不是太無聊了?
所以卜卜老師先請孩子在紙上畫畫,可是要挑戰只能畫直線和橫線,格子裡頭可以填滿顏色,線段和區塊的色彩不拘,任自己挑選。很有創意、喜歡自由揮灑畫筆的大家,一開始都抱怨連連,當他們拿出色鉛筆、蠟筆時,還是非常有創意地用自己的方式畫出線條了。

 

 小小蒙德里安  

後來卜卜老師又請大家試著,只能用黑色、藍色、黃色和紅色,畫出線條和塗色,而且要記得留一點點空白。
 

↓ 凡宸一開始用黑色蠟筆畫出線條,後來就拿出其他顏色的蠟筆著色,他讓蠟筆橫躺畫線,一下子就塗滿畫紙了。還把黃、藍混在一起,變成了綠色,卜卜老師稱讚這個顏色很漂亮,他又很高興地再用藍、黃色加重層次感。後來凡宸發現蠟筆混色的好玩之處,開始實驗起來,把各種深淺不一的藍混了紅色和黃色,最後抹成一團,變成了非常綜合的色彩。

小小蒙德里安 小小蒙德里安   

↓ 宥勳使用的媒材是色鉛筆和蠟筆。一開始宥勳用色鉛筆畫線,後來看到凡宸用蠟筆快多了,也如法泡製,顯然很滿意這個方式。第二張他先用黑色打格子,再用紅色塗滿其中幾格,後來似乎是覺得只有蠟筆有些單調,又發明了用三支色鉛筆一起塗色的新方法,畫紙上就佈滿了細細的色鉛筆痕跡,非常好看。

 小小蒙德里安 小小蒙德里安  

↓ 逸軒用粗粗的色鉛筆畫完格子後,也嘗試了疊色,不同於宥勳的闊氣,逸軒細心地分別用紅、藍、黃三色在格子內來實驗顏色,後來又用蠟筆加疊,讓顏色從外框一路向內走,最後用彩色筆畫出中央區段的長條格子。一次使用三種煤材,讓畫紙充滿視覺的層次感,很有前景、中景、後景的景色,很漂亮喔。

 小小蒙德里安 小小蒙德里安  

↓ 冠希超級不喜歡直直的線,雖然老師想要勸導他使用直線,他還是想畫出彎彎、不規則的線,也很好喔,他用黑色彩色筆畫出弧形的線條,隔著線段畫出一隻藍色蝙蝠,非常有創意,而且冠希似乎很喜歡蝙蝠,先前摺紙課時也摺出相當好看、用色大膽的蝙蝠呢。

冠希的彩色蝙蝠  

↓ 紘田則是一開始選擇了筆直的線條,隨後問我「能不能畫馬賽克?」就在格子上大膽塗滿他最喜歡的金黃色、淺藍色和紅色。紘田極度熱愛金黃色,每次畫圖、寫名字都用這個顏色的彩色筆,有時逸軒也會和他「撞色」。

小小蒙德里安

田田的格子

 

接著,卜卜老師就跟大家說明為什麼要使用紅、藍、黃和黑色的原因。

 

原來啊,是有個非常有名的畫家,最喜歡用這幾種顏色作畫。但是卜卜老師先讓大家猜猜這位畫家出生的地方,提示是:在歐洲、有風車和鬱金香的國家,大家非常聰明,一下子就猜到答案—「荷蘭」了。

然後是猜這位畫家的名字,四個字:第一個字和水果有關,黃色、吃起來酸酸的;第二個字,和我們參加的協會名稱有關;第三個字,聖誕節的時候聖誕老公公會送來的東西;第四個字,每天早上遇到老師時問好的方式,透過遊戲的方式,大家把「蒙德里安」猜出來,也留下對這位畫家的印象。

 

卜卜老師把蒙德里安最有名的幾幅畫作秀給大家看,問大家下圖左邊究竟在畫什麼呢?

冠希非常敏捷地答出「馬路」,讓卜卜老師好驚訝,因為蒙德里安當初就是以紐約市景作為出發,畫出這幅畫,田田也指著畫中各種顏色的方格說「這邊有路燈、加油站」,大家的藝術鑑賞力和聯想力真的都好棒!

↓ 蒙德里安原畫作)

蒙德里安_3.jpg 蒙德里安_52.jpg

還放了幾張運用蒙德里安色塊而設計的衣服、鞋子和空間,讓孩子知道畫不僅是畫,還可以被實際應用在生活裡。

↓ 蒙德里安畫作概念延伸物) 

house2.jpg table.jpg YSL cloth.jpg  

卜卜老師又再復習了一次蒙德里安的顏色,每個人都飛快地答出:紅藍黃黑白,超級厲害!請大家找找身上有沒有這幾種顏色,眼尖的大家一下子就找出來了,我們還約好,以後外出服的統一顏色要很「蒙德里安」。

之後也要循序漸進地讓大家認識更多畫家,欣賞更多美 :)

 

arrow
arrow

    雅德賽思松山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